老师们的话

March 23rd, 2015

赞赏的力量

卡耐基说:为人处世最重要的一点是由衷地、真诚地赞美和欣赏他人。一句赞赏之词,有益于家庭关系的融洽和温馨;一句赞赏之词,有益于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一句赞赏之词,可以改变一个幼小心灵的人生。

赞赏对一个人的积极作用会使人产生自信,因为赞赏是对人的一种激励和肯定,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真心地、恰到好处的赞赏就好比寒冷的冬天披上了一件棉衣,夏天汗流浃背时递上一杯矿泉水,让人感觉非常舒适、美好和温暖。

在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也许你很少跟隔壁桌的沉默同学说话,但是看到她的优点时,你觉得她很棒,那就告诉她吧!这样做,不但对方会很高兴,你自己也有收获:事实是,人人喜欢喜欢自己的人,也因此更愿意包容他人。让他人觉得重要,提升他的自尊,确实可以转变一个人。

在生命的锦囊里,有一份礼物叫“勇气”。这种勇敢对于自己说“我行!”的勇气,正是赞赏的力量的鼓舞下形成的。

每个人在情感上都是需要激励和赞赏的,特别是孩子们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激励和赞赏时,就会勇气大增,创造力也会大大提高。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拿我来说,我特别喜欢赞赏那些小小年纪就懂得替父母分担生计的小孩。我会在众人面前夸奖他,让他感到无比的光荣。而他就会回报我一个甜蜜的微笑。

你看,他得到了别人的赏识和夸奖,怎么不感到高兴呢?生活中,学会赏识别人,你也会得到很多意外的喜悦,你会觉得世界是多么美好。

说一句赞赏人家的好话能让人快乐,并鼓励着他人向上向善,为何乐而不为呢?以赞赏的眼光看人让人充满信心,勇往向前,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接着,再以一个颔首,拍拍肩膀的肢体语言,这会是一个肯定的表现,让受者得到力量,认真处世待人。亲爱的孩子,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让我们不吝于去对他人投以信任,献上关爱,并给予赞赏,让彼此可以活出生命的精彩。

 

真诚的心

真诚的心
没有真诚,你就没有坦然处之。
没有真诚,你就没有安然入梦。
没有真诚,你就没有中心的喜悦。
我们都曾经为一些不惊人的小事而动容,也曾经为一些并不华丽的话语而感动,因为我们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诚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生活感受真诚 ,生活即使再富足也会觉得恐慌,精神上会感到无比的贫穷。
真诚,也许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手势;也许是困境时别人给予的一次鼓励,也许是怯弱时别人给予的一个微笑,或者是默默地实际帮助。但不管怎样,你都会体会到其中的真情与无私。
说到真诚,让我想到这一位伟人——南非民主之父,曼德拉总统!他曾因为政治斗争而被囚禁了二十几年。牢里狱卒的打骂声、囚犯的痛苦呻吟声,牢外刺眼的阳 光、辛苦的劳作;没有将他对生命的热爱浇灭,不能让他对民生自由失去信念。本着一颗热爱生命,期盼自由的心灵,他积极要求一块小园地用心栽种起番茄来。因 为他的真诚和用心,小小园地带来一片绿意。囚犯们有了透气的空间,狱卒们手上多了红红的番茄。这片真诚待人的诚意让这座监牢有了改变,狱卒鞭打囚犯的手软 了,囚犯的怨气降了,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整座牢房的氛围更趋祥和,唯有真诚能化解暴戾!曼德拉总统有这一份真诚待人的情,并以坚毅及勇气追求心中对民主 的信念。他做得到。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典范。
师长的话
在人与人交际的沙龙里,我们都渴望彼此真诚。有了真诚,才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 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如果你有阳光一般真诚无私的温热。你就会有如大地和海洋一般的胸怀,懂得理解,懂得坦诚,学会包容。富兰克林曾说过: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热情。真诚能够
使我广结善缘,使人生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缔造幸福美满的人生。真诚能使人笑口常开,好运连绵,祥和社会温暖人间。只有具备真诚之心的人,才会更多地体会真诚的幸福,也只有给予别人真诚的人,才有资格赢得更多真诚的关怀和感动。
同学们,仅以这一句静思语与大家共勉之,“信心、毅力、勇气 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沟通艺术


 

“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大学问。除了措辞,往往在表情方面亦须多加注意。有一些人穷一生也无法学好这种技巧。有些人说话,让人乐意听取而接受,有些人则一开口就让人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说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从这一看,便能知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如何“沟通”?那是个人的修养。沟通时的诚意、用心、措辞、面部表情、语气都需拿捏得恰到好处,缺一不可。

在沟通的时候,最好能考虑到对方的立场,并且以关心的态度和语气,给对方一个舒适的缓冲,然后才导入想要沟通的主题。这种同理心的沟通,对方会认为你站在他的那一边,而不是对立面,也不是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他会比较信赖你,也比较容易听取你的意见。

以下的两则故事可让同学们看出恰当与不恰当的沟通带来的结果:

铃声响了,一位年轻的班主任捧着一叠作文簿子进来。他是个戴眼镜的、瘦瘦的、斯文的男老师。师生问好后,老师开口了:“同学们,上次有一篇作文,我给一位同学的评语是这样写的:这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但我好像在什么刊物上看过,希望不是抄袭的。”语毕,课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注视着老师。这位老师环视了学生们的脸后又说:“第二天,我在这个学生的簿子上,也就是我的评语后面,看到了这样的几行字-老师,你误解我了,我是个爱学习的学生啊!看完之后,我的脸开始发烫了。是啊,自己怎么可以这么怀疑人呢!后来我匆匆地在簿子上留下了这一句-老师觉得抱歉。过后老师发现了一张因激动而憋得通红的小女孩和她那双充满自信的眼睛。”这就是师生间真心交流的一幕。那真挚的对话确实能化解一些误会,消除一些隔阂,增进一些友谊。

另一则故事:

某个老师发现学生交上来的文章很熟悉,当即在他的簿子上写下了一句话:重写!抄袭这种“懒惰”的行为就是不对!然而,事后他发现这位学生看到他时总躲得远远的时候,自己心里便觉得很不安——自己到底冤枉了那学生没有?这么做会不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厌恶的心理、对所有老师产生距离感?瞧!不同的沟通方式带来的差别多大啊!

那么身为学生又怎样与老师沟通呢?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当我们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主动与老师沟通了吗?当我们埋怨老师处理不公平时,主动与老师沟通了吗?当我们埋怨老师不能听进我们的意见时,你主动与老师沟通了吗?当我们觉得被老师误解时,你主动与老师沟通了吗?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当学生与老师沟通时须注意自身的态度与说话时的语气。态度应该是谦恭,语言应该是温和有礼。

学生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是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首先我们要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师生角色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就会在一些问题上构成矛盾、冲突。我们如果能从老师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从而顺利地化解师生间的冲突。

其次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我们都知道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但我们却不一定能理解老师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笞、也是期待。被表扬可让我们体验成功,批评可让我们体验挫折。成功和挫折都是人生的财富。表扬好比加油站,要再接再励;批评好比防疫站或急诊室,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除了与老师沟通之外,我们也常常发现现今的社会,孩子无法与父母沟通是一件常见的事。许多时候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都是因一些难以启齿的话而无法和父母分享。

我们可以完全打开自己的心扉,和父母进行坦诚的交流,而不是把自己包裹起来,如同木乃伊一般。但与父母交流很需要技巧,不能硬碰硬,因为家长都很爱面子的,你不能随意践踏。与父母沟通时,你应该心平气和,努力说服他们理解你的想法。如果惹父母生气又不好意思道歉的时候,你可以选择间接道歉的方式,说出心里的歉意。就好像我们可画一幅抽象画给妈妈看,如妈妈问画的是什么,你大可以说“对不起啦!”我就是想说对不起嘛。这样便可避免你的面子挂不上的为难。妈妈也会莞尔一笑,原谅你的不是。

其实,人与人因为有缘才会相遇,今生你我是师生,你和她是同学,因缘聚会下,我们相识于槟华。在这段求知识的日子里,你懂得敬爱老师,向老师虚心求教了吗?你和同学相处愉快吗?你懂得沟通的技巧了吗?孩子, 与人相处不难,最重要是愿意真诚相待。相遇容易,相知相惜难,让我们珍惜每一个和老师同学相聚的日子。

老师传授知识给我们,为我们指引人生方向,我们应以感恩心礼敬所有老师。当我们和师长沟通时,我们应轻声细语,态度谦恭有礼,用心聆听老师的话。老师对你的赞叹就是我们一生受用无穷的祝福。同学是良朋益友,朋友之间的相处贵在于真诚。只要交出一颗真心,用心与他们相处,相信你的周遭会开满美丽的友谊之花。孩子们让我们以“爱人者人恒爱之”来共勉。

happy_flower.gif责任

责任是份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的工作。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100名各个领域中杰出人士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让他十分惊讶——其中61名杰出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至少不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


这些杰出人士竟然在自己并非喜欢的领域里取得了那样辉煌的业绩,除了聪慧和勤奋之外,究竟靠的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艾尔森博士又走访了多位商界英才。艾尔森发现许多成功人士常常被安排到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领域和并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但他们发觉如果在这个时候只一味地抱怨、消极、懈怠,都是没用的。他们唯有把那份工作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由于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赢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这说明了只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即使在自己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也可以创造出非凡的奇迹。除此之外,一个人若深深体会到“责任感”,他也可以成为世界瞩目的人物,这就如以下的故事。


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将足球踢到了邻近一户人家的窗户上,一块窗玻璃被击碎了。
一位老人即从屋里跑出来,勃然大怒,大声责问是谁干的。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并请求老人的宽恕。然而,老人却十分固执,小男孩委屈地哭了。最后,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钱赔偿。


回到家,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因为年龄还幼小而开恩,确实板着脸沉思着一言不发。坐在一旁的母亲总是为儿子说情,开导着父亲。过了不知多久,父亲才冷冰冰地说道:“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他闯的祸,就应该由他自己对过失行为负责。”停了一下,父亲还是掏出了钱,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我暂时借你陪人家,不过,你必须想办法还给我。”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飞快跑过去赔给了老人。


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还父亲。由于他人小,不能干重活,他就到餐馆帮别人洗盘子刷碗,有时还捡捡破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15美元,并自豪地交给了他的父亲。父亲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会是有出息的。”许多年以后,这位男孩成为美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那一次闯祸之后,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因此,欲在未来成为成功的人士,我们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责任心,尤其学校更是我们培养责任心的好环境。其实,每个人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积极自律的观念和习惯。身为学生,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责任,如上学不迟到,按时完成作业等,自己的事自己要负责,如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床铺、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再来就是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做错了事情,敢于承认,勇于改正。有了失误,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老师们总喜欢在休息节时,坐在位子上看你们进来辅导室签到。你们会轻轻地向老师们问好,并开心地在点名簿上打个勾,动作虽简单,但这就是你们在覆行责任上付于用心了。除此之外,你们也会前来辅导室执行任务。很多时候你们会结伴前来,然后开心地一边做事情,一边谈天说笑,这是多么轻松愉快的举动啊!原本可能是枯燥乏味之事,但一经你们以快乐的心态去完成后,这就让生命显得更有意义,也可减轻老师们的负担了!想想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好,也可以帮助老师,这不是很好吗?这些只是小事一桩,但却是我们的责任。只要我们用心去完成有关的事项,我们肯定会有满满的收获——心安自在。孩子们,记得呵。“做好本分事,才可得真本事”。

责任是我们应该也必须担起来的任务,不同的责任随时会加诸在我们的身上。责任就像一块无形的巨砖压在我们的背后。卸下了一块后,另一块会跟着又来。责任心是我们做事的动力和泉源,它使我们做事时,力求完美。我想,当我们尽了份内之责,我们的心才会坦然,责任并不是做给别人看,其实那是回应我们本身的良知。为此,我们该拥有责任意识,打从身边的琐碎小事做起,比如,知道自己犯了过错,便应勇于承担相对的后果。

尽得大责任得大快乐,尽得小责任得小快乐。做完了事,尽了责任,整个人就会松了下来,什么压力都没了。为人者要获得快乐,岂不是要担起责任来吗?

happy_flower.gif同理心 (Empathy)

同理心 (Empathy) 是指了解和分享对方的看法和感受,敏锐的体会对方的思想和情绪,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我们经常遇到沟通不畅的问题,这往往是因为所处不同的立场和环境所造成的。因此,为了达成良好的沟通,我们应该培养同理心,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真正了解对方的感受。当我们与人交往发生困难时,不妨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下,你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即使你跟对方的经验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但你可以用想乡力去揣测对方的感受。以这样的角度出发,就很容易与人交流和沟通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那么所有的误会便可以释怀。人常以理据争,那是因为太看重自己,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而别人都错,这就是所谓的执著。唯有舍弃执著,放开胸怀,我们才会有机会拥抱美好的人际关系。谨以这一句静思语与大家共勉之:“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

  • Comments(0)

Comments RSS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